索引號: | 114211260112872466/2020-01049 | 組配分類: | 預決算公開 |
發布機構: | 蘄春縣人民政府 | 發文日期: | 2020-07-02 |
文 號: | 公開形式: | 主動公開 |
本預算草案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我部門“三定”方案規定的職能和2020年主要工作任務編制。草案所列內容準確、真實、完整。我部門將根據審查批復的預算做好執行工作,對預算執行結果負責,依法公開本部門年度預算,并依法接受縣人大審查監督。
一、部門概況
1、部門主要工作職責:
(1)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礦產、森林、草原、水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和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
(2)負責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
(3)負責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
(4)負責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工作。
(5)負責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6)負責建立空間規劃體系并組織實施。
(7)負責統籌國土空間生態修復。
(8)負責組織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9)負責管理地質勘查行業和全縣地質工作,負責地質災害預防和治理工作。
(10)負責礦產資源管理工作。
(11)負責測繪地理信息管理工作。
(12)負責自然資源督察與行政執法工作。
(13)負責自然資源領域科技發展和對外合作交流。
(14)依法收繳相關規費及自然資源資產相關受益。
(15)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任務。
2、部門機構設置情況
內設辦公室(加掛信息中心和群眾工作站牌子)、人事股、財務審計股、自然資源調查登記股、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股、國土空間規劃股、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股、地質環境與礦產資源管理股、執法監督股(行政審批股)職能股室;
下設國有土地儲備中心(正科級事業機構)、監察大隊、國土整治辦、礦產管理辦公室、不動產登記中心、土地交易中心、國有土地管理所、勘測規劃隊、增減掛鉤辦公室、征地事務中心二級單位和16個基層國土資源所(分局);并按規定設置紀檢監察機構、工會組織和計生辦。
3、部門人員情況
2020年干部職工共計508人。其中,在職在編405人(包括退伍安置10人),退休103人。
4、部門國土資產情況
我單位固定資產總額為3160.65萬元。其中房屋及建筑物2618.12萬元、專用設備140.52萬元、一般設備332.07萬元、其他69.94萬元。
二、部門年度(或中長期)工作重點
一是加強黨的建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嚴格落實“從嚴治黨”要求,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化“黨建+”模式,將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重點工作、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堅持民主集中制、民主評議、“三會一課”等黨組織生活制度。二是強化作風建設。堅持黨風廉政建設與自然資源和規劃管理工作兩手抓、兩手硬,推動主體責任逐級落到實處;深入開展紀律教育,引導本系統黨員干部明紀律,守紀律、講規矩;三是強化用地保障。完成2020年度的土地供應計劃編制工作,并及時進行公布;根據增存掛鉤工作任務,對已批回的建設用地,按照供地政策及時組織供地,保障項目建設和民生用地需求,經營性用公開處置率達100%。四是優化行政審批。圍繞“放管服”改革要求,繼續深入推進行政審批改革,加強與大數據、發改、住建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建立聯審、共商等合作機制,打造更加完善的行政審批體系。并加強與省、市信息對接,按照“一門、一網、一次”標準,完善“互聯網”審批平臺建設,實現網上審批。五是優化營商環境。推進縣域“互聯網+政務服務”網絡建設、不動產登記“一網聯辦”平臺與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建設和11家部門大數據信息共享進程,真正實現不動產登記“一網聯辦”,助力疫后復工復產,切實優化營商環境;六是加強耕地保護。逐村逐組逐圖斑實地核實永久基本農田,用“排除法”將全縣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不實和非法占用的地塊在外業調查圖上標注,結合“三調”數據進行整改。七是嚴格執法監管。全面落實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動態巡查責任制,不斷提升違法行為發現率和制止率,對國土資源違法行為,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及時處理,力爭將違法行為控制和消除在萌芽狀態。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強化執法措施,扎實開展集中巡查和強制拆除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新的違法用地行為。八是規范礦政管理。健全礦山管理各項基礎業務臺帳,全面加強礦山規范開采、粉塵治理、遠程監控系統建設,力促全縣所有礦山規范化生產,達標排放水平上臺階,礦政管理信息化建設(“一張圖”管礦系統)全面應用,提高礦政管理規范化、制度化水平。九是提升防災能力。繼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認真落實值班值守制度,加強監測預警預報,完善群測群防體系,持續推進“四位一體”網格化管理,落實防災責任,完善應急反應體系和流程,認真開展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和防災指導工作,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十是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繼續加大扶貧開發力度,結合駐村實際需求及地理條件優勢,助推自然資源優勢,直抓產業發展實效性,增加扶貧資金投入,提升自然資源項目落地含金量,確保駐村經濟快速發展。
三、2020年預算收支情況
(一)2020年部門預算總收入5177.96萬元,比上年度預算增加1379.5萬元,其中,財政撥款353.96萬元,非稅收入925萬元,納入預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3899萬元;其中人員經費的相對增加,增加主要原因是一是單位合并,人員增加;二是退伍軍人安置及工資上調;項目支出與上年度持平,但全縣第三次土地調查、農村房屋所有權補充調查、地災防治、信息安全等專項支出單獨實行一事一議,另行列支。
(二)2020年部門預算總支出5177.96萬元,比上年度預算增加1379.5萬元,其中,基本支出4205.96萬元(其中,人員支出3817.59萬元,日常公用支出381.71萬元)。基本支出增加主要是單位合并,導致人員增加及退伍軍人安置和工資上調。
(三)2020年支出預算說明
1、基本支出4205.96萬元。主要包括:全系統工作人員工資、各項社會保障性繳費、對個人和家庭補助以及日常公用支出。
2、項目支出972萬元。主要包括:土地礦產執法、國土資源利用與保護、耕地保護、土地招拍掛推介及出讓、地災群測群防及地質找礦、地質及礦產資源調查、不動產登記平臺及創建、各項創建工作經費、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地籍調查、數據中心維護經費等專項工作支出。
(四)機關運行經費安排情況說明
商品和服務支出28.08萬元,用于機關全年日常辦公、水電、差旅、會議、接待、工會會費等支出。
(五)2020年“三公經費”情況說明
2020年“三公經費”預算數40萬元,與上年度預算減少10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35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5萬元(即其他城市交通費5萬元);未安排因公出國(境)工作。
(六)政府采購執行情況說明
2020年預算政府采購數10.6萬元,主要用于辦公用品的采購。
四、部門項目支出預算績效情況說明
2020年,我單位項目支出共計972萬元,用于在土地利用、地礦管理(包括地質災害防治等)、土地儲備、不動產登記、地籍管理、土地規劃、耕地保護等11方面工作,主要是解決耕地質量監測和更新、地災應急治理和搬遷避讓、礦產資源儲量監測和認定、土地儲備和出讓宗地推介、不動產登記管理、土地執法、國土空間規劃和工礦廢棄地復墾的編制、電子政務和“國土云”安全維護等工作經費。
五、專業名詞解釋
財政撥款收入:指本級財政預算安排且當年撥付的資金。
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和公用支出(包括辦公費、水電費、印刷費、工會經費、會議費、差旅費等)
人員經費:指在職、離退休人員工資福利支出。
六、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無。
備注:2020年部門預算表,詳見下方公開表。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